基金反腐风暴将至

阿尔法工场   2023-07-31 14:21:52

最近一段时间,相继传出某投研总监、某公募总经理被有关部门带走的消息,让基金行业内的气氛变得紧张而忐忑。那份笼罩在整个行业上的神秘“人员名单”,引起了大家无尽的猜测,似乎预示着一场风暴即将降临。

积聚多年的行业问题已演变成一片积怨的荆棘,成为这个行业中的一股不安的风。无论是不着边际的投资理财,还是难以制止的违规行为,都在以一种无声的方式积压在基金业的表面。

01 隐秘的暴利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一直以来,内幕交易是金融市场的顽疾。从证券交易诞生初期,内幕交易便与金融市场的发展如影随形。虽然国内制定了制裁内幕交易的法律法规,从事内幕交易会受到行政甚至刑事处罚,但内幕交易却从未淡出人们的视野。

特别是在市场发展初期,由于对机构投资者的调研行为并无约束,最终导致这一监管盲区成为了内幕交易的高发地带。

为保证卖方研究报告能和上市公司相关信息同步,卖方分析师会提前几天对上市公司调研,或者卖方分析师提前向重仓该股的基金披露调研内容,以博得基金信任和关照。

此外,一些基金利用重仓持股而施压上市公司,要求提前知道业绩等经营情况,部分上市公司在业绩公告之前,也口头通知前十大流通股股东以及跟踪公司的大型券商的分析师。结果,某些基金公司内部给出的上市公司盈利预测,与最终的年报结果竟能分毫不差。

而一些基金经理在获取这一非公开信息后,先通过个人控制的账户抢先于基金资产建仓,然后再利用基金大额资金的市场冲击力推高股价以获取相对确定的不当利益,这便是我们常说的“老鼠仓”。

但“老鼠仓”这一说法并不是一开始就有的,直到2007年国内基金史上第一个因“老鼠仓”出局的人出现,才让外界了解这一操作手法。

而“老鼠仓”也从过去简单粗暴的操作模式,比如直接用自己的账户或父母、岳父岳母的账户交易,逐渐演变为用关系更远的朋友账户、不在同一个城市下单、不用自己的电子设备下单、割裂资金流动账户等隐秘手段。

后来,随着场外期权的推出,逐渐有些公募的人参与进来,开始将场外期权变为个人“理财”的工具。

他们通过购买资管产品,这些产品再去投场外看涨期权锁定的股票,然后利用手里的公募基金来抬拉该股的股价,从而在场外期权市场获利。由于场外期权交易的特点是可以放非常高倍的杠杆,所以参与者往往可以借此获取暴利,这与“老鼠仓”本质上无异。

由于场外期权业务无需直接持有个股,某种程度规避了监管部门对基金从业人员股票账户的监控,属于新的“老鼠仓”范畴,无形间加大了监管难度。

02 “代持”灰幕

如果说,以“老鼠仓”为代表的权益基金只是腐败的冰山一角,那么更多待解之谜则在固收领域。

曾几何时,执掌债券基金、货币基金的基金经理们,勇于踏入债券“代持”圈子中的初衷,只是期望令执掌的基金拥有更高的收益率,在业绩排名中占据更好的位置,吸引更多的客户投资。只不过,贪婪欲望的释放,最终让这个初衷变了色彩。

在上一轮牛市之前,A股市场赚钱效应的缺失,捧红了债券基金。在新基金发行整体低迷的背景下,新债基却动辄迎来数十亿的巨额申购,逐步担纲了新基金发行的主力部队。

那一时期,债基的收益率偏离了大多数人的认知,频频制造出高收益的神话,这其中的秘密便是债券基金所采用的高倍数的“杠杆”,它的形成来自于债券的正回购交易。

为了规避有关法律规定,进一步放大杠杆倍数,许多债券基金还寻求场外的正回购交易,通过私下与第三方机构签署协议或口头协议的方式,形成表外的债券“代持”,从而放大持券的规模,并借此博取更高的收益。

此外,出于修饰产品业绩、掩盖亏损等目的进行债券“代持”的情况也时有发生。由于产品表现直接关系到个人业绩及行业评价,许多债券基金会通过“代持”的方式,将收益不理想的投资标的表外化。

显而易见,场外的债券“代持”行为其实属于游走在法律“边缘”的危险游戏。一方面,这种行为曾被监管层明令叫停,只能暗箱操作;另一方面,这种操作转入“地下”滋生了大量腐败行为。而一旦被查出,将会对相关债基的业绩和申赎造成巨大冲击。

03 “旋转门”隐患频现

除了“老鼠仓”、“代持”等违规问题频发外,近年来基金行业出现的政商“旋转门”等隐性腐败问题也受到市场高度关注。

区别于传统腐败的一手交钱、一手办事,政商“旋转门”会导致腐败披上合法外衣,以合法商业往来掩饰背后的权力寻租行为。企业看重的是离职干部在官场中的人脉和影响力,因为这些干部在任期间大多主政一方,控制着重点部门、关键领域,趁其离职后保留的权力余温,可以去打通关系,认识在职的一些领导干部,再请他们办事,谋取利益。

而这些人在职期间,通常早已有计划地“提前筑巢”,编织关系网。

在“逃逸式离职”后,迅速实现政商角色的转换,到原业务管辖范围内企业任职、兼职,或以“合法报酬”的形式收受之前任职期间约定好的“好处费”,或利用原有职权的影响谋取私利。

尽管有离任回避制度的约束,但依旧有不少人游离于监管之外,通过“旋转门”谋利。比如以企业顾问的名义领取薪酬,通过家人或利益关联人在企业谋求利益等。

不同于其他领域,基金行业具有典型的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等特点,使得这一领域的领导干部更容易实施“旋转门”腐败,谋取不正当利益,其最突出的危害在于会破坏金融市场秩序。比如帮助企业以非正当手段获取金融牌照,利用人脉和影响力获取内幕信息,通过交易获利等。

随着这一领域近年来成为反腐败的重点,该领域存在的问题被逐步被深挖出来。

可以预见,一场基金业“不留死角”的全面检查大幕正在拉开,而这场行业监管的反腐风暴远未停息。

最新资讯

猜你喜欢